
喊著“還周星馳一張電影票” 的口號進入電影院看《西游伏妖篇》,然后面對光怪陸離的場面和黑眼圈機械式的紅孩兒一頭霧水;喊著“還成龍一張電影票” 的口號看《功夫瑜伽》,面對六十幾的大哥打打跌跌,著實有些心疼;喊著“續(xù)集大部分是爛片”的口號看《春嬌救志明》,了解香港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。香港,這顆已經(jīng)回歸祖國二十年的“東方明珠”,我依舊喜歡通過電影來了解她。
少年時代,通過DVD版的香港電影,認識了功夫卓群的黃飛鴻、英俊瀟灑的“四大天王”、芳華絕代的一眾港姐,更是對經(jīng)濟繁榮的香港充滿憧憬:在維多利亞港賞夜景、去紅館看演唱會、在中環(huán)購物、到迪士尼瘋玩等等。二十年過去,在黃埔江畔賞了夜景,在電視上看到喜歡的明星參加各種真人秀,萬達購物廣場在大城市遍地開花,上海迪士尼已經(jīng)運營了一年,香港卻還是沒有去。但我依舊愛看香港電影。
當《月光寶盒》、《縱橫四?!?、《醉拳》已成為熒幕經(jīng)典,人們用三十億票房表達對無厘頭喜劇井噴式的情懷,夸贊《智取威虎山》成功將心中的“打虎上山”從樣板戲搬上大熒幕,感嘆《歲月神偷》真實反映了刻苦耐勞、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。香港電影就如同香港的一張重要名片,在每個人生命中都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回憶和一如既往的期待。
而今,由成龍監(jiān)制的《逆時營救》已經(jīng)上映,片中既有成家班利落的打斗場面,又強調(diào)陪伴家人、珍惜時光的重要意義;由許鞍華執(zhí)導的《明月幾時有》即將拉開暑期電影檔的帷幕,以1940年代風云變幻的香港為背景上演一場生死救援的諜戰(zhàn)故事;《西游記之女兒國》又將在2018年賀歲檔用港式幽默勾起兒時的回憶,屆時又會引起“誰是最美齊天大圣”的討論。香港電影越來越多的包容了更多的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以充滿“港味”的方式講述更多更好的故事。
二十年時光如白駒過隙,有人說香港電影已經(jīng)沒有了昔日的風光,更令人惋惜的是熒幕中的英雄已年老、美人已遲暮。但我認為,過去的香港電影只反映香港也只屬于香港,而今的香港電影包容了更廣泛的內(nèi)容,電影人們依然以豐富的閱歷和經(jīng)驗探索著更多的題材,呈現(xiàn)出依舊具有鮮明特點的“港味”電影。(傅曉田)
(責編:寧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