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為進一步增強公司通訊員隊伍的理論素養(yǎng)和業(yè)務水平,努力為推動公司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、提質轉型、追趕超越營造良好輿論氛圍。10月11日至13日,物資集團舉辦了2017年度通訊員培訓班。培訓采取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培訓方式,從新聞寫作到輿情應對,從攝影技術到新媒體推廣,學員們歷經了一次洗禮,獲得了多元的體驗與收獲。
講好身邊故事、激發(fā)基層活力
公司紀委書記徐五才出席開班儀式并作了動員講話。他強調,構建新聞宣傳大格局,什么時候說、說什么、怎么說,是通訊員們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。講話中,他對通訊員寄予殷切期望,希望他們“腦勤”多想、“手勤”多寫、“腳勤”多跑,用心用腦用筆做好宣傳工作。對內宣傳,讓員工能感受到基層的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事,了解在改革開放當中、改革創(chuàng)新當中、提質增效當中、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當中,不斷涌現(xiàn)出來的新做法新經驗,相互學習、相互促進。對外宣傳,要服務主業(yè)開展工作,唱響企業(yè)發(fā)展主旋律。
就此次通訊員培訓工作,他要求,一要珍惜機會、集中精力、認真學習,正確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,心無旁騖的投入學習中。二要學用結合、學以致用,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,弘揚主旋律,打好主動仗,為公司改革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 三要圍繞公司的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、追趕超越的大局、切實增強工作的使命感、責任感,將筆尖和鏡頭對準企業(yè)中心工作和先進典型人物,不斷開創(chuàng)公司新聞輿論的新局面。
開班儀式上,公司黨群部負責人強調,公司黨委持續(xù)辦培訓班、抓新聞輿論工作目的是為新聞工作者壓擔子、搭梯子、鋪路子,提升宣傳工作的“掌控力”、“影響力”和“戰(zhàn)斗力”,充分發(fā)揮 ‘外樹形象,內聚人心’的作用。
資深專家送營養(yǎng),通訊學員嘗大餐
“新聞宣傳 要把握好‘時、度、效’; 把握好“時”,就是要注重時效,先人一步、先聲奪人;把握好“度”,就是要把握好新聞宣傳的尺度;把握好“效”,就是要保證新聞宣傳產生好的效果,增強影響力、吸引力、感染力”, 《陜西工人報》煤化專刊編輯邰榮軍用精辟、專業(yè)的語言闡述了如何寫好宣傳報道,替學員們掃了不少“盲區(qū)”。這是邰榮軍老師現(xiàn)場授課中的一個精彩鏡頭,聽得學員們連聲說好。
“聽了邰老師的課,才知道最真實的平凡,原來可以這樣寫”榆林分公司的通訊員郭靜指著剛寫的筆記笑著同其他學員說。
西安文理學員朱沙文老師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和多樣的電影片段、微電影為案例,告訴學員們:
“解說詞是一個非獨立文本,重點是做畫面的解讀;解說詞不能念材料,要‘講人話’?!?/span>
“視頻制作要突顯‘話題’,而非一味地匯報工作,只有找到熱點話題才能做出優(yōu)秀作品?!?/span>
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、渠道廣泛、互動性強、覆蓋率高等特點,深刻影響著當代人的生活,而微視頻更是新媒體發(fā)展的趨勢。學員王春陽笑稱“這堂課全是干貨”。
除了業(yè)界“大咖”,培訓班還有“內部講師”, 陜煤集團新聞中心徐寶平結合投稿中實際遇到的問題,就如何提高新聞投稿命中率進行了一場互動交流。
臺上,老師激情澎湃;臺下,學員們認真記錄,并不時對老師們講授的精彩部分報以熱烈的掌聲。整個課程結束時,大家深感意猶未盡,授課最終在輕松的氛圍中落下帷幕。
攝影“實戰(zhàn)”, 寓教于樂
培訓班上,張勇老師深入淺出的為學員們介紹了相機的常用功能、標識設置及圖片的拍攝技巧,將自己多年的新聞作品羅列,細致講解了拍照的構圖技巧、光圈、快門、角度運用等知識。
理論總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。培訓班深入白鹿原影視基地,進行了實地的采風,加深培訓內容。
“老師,您看這個光線,我這樣構圖合不合適”
“光可以這樣用,側逆光下人像特別具有立體感?!?/span>
“我這樣設置對不對?”
“要大膽接近,走上前,卡好位,角度要低,連拍、多拍!”
……
采風期間,學員們遇到了攝影方面的問題,隨時請教攝影老師,在玩耍嬉戲中,大家對攝影中光與影的運用越加純熟。
最終收集到的攝影作品經過專業(yè)老師的評選后,黃陵分公司許可可獲攝影采風比賽一等獎;榆林分公司郭靜、秦源招標公司李靜榮獲二等獎;儲運公司孫海棟、黃陵分公司儲偉、秦源招標公司王琦榮獲三等獎;采購中心鄭晨皓、黃陵分公司王江、彬長分公司劉增躍、資產運營中心王改萍、王瑞萍榮獲優(yōu)秀獎。(解玲 李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