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自從兒子考上大學(xué)后,我的生活不再是急急忙忙打仗式得了。結(jié)束一天的工作,回到安靜的家,沖一杯茶,打開音樂聽趙照的歌“慢慢的”。是啊,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,還有遠方和詩……
慢生活,不是磨磨唧唧,不是懶惰,而是讓速度的指標(biāo)“撤退”,讓生活變得更細致。這是相對于當(dāng)今社會匆匆忙忙的快節(jié)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種生活方式。這里的慢是一種意境,是一種回歸自然、輕松和諧的意境。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,從早到晚,我們大都是家、食堂、單位這三點移動,雖然簡單的就只是這樣,但我們還是感覺到了忙碌,所以時間久了,自然而然的就會感覺到累了、乏了。慢生活不是讓我們放下手里的工作,而是從另一種更加成熟的角度去完成我們的任務(wù),讓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點。慢生活是一種品質(zhì),也是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境界。它只會讓你更高效,更優(yōu)雅,更接近幸福。
要慢下來,是因為“快”讓我們錯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。關(guān)于旅游不是有句笑話嗎?“上車睡覺,下車尿尿,到了景點拍個照?!北驹撔蕾p沿途的風(fēng)景,都在睡夢中一掠而過。要知道,真正的旅游應(yīng)該是身體心靈都走在路上,到老了,唯一值得炫耀的財富便是向別人講訴別人沒經(jīng)歷過的人生。
我們好多人常常以為,事情一大堆,加班都完不成,不快行嗎?仿佛“快”就是高效率,其實這是對“效率”的狹隘理解了。要知道“效率”跟速度有關(guān),更跟質(zhì)量有關(guān)。人頭腦里有些想法,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思慮才會逐漸完善,甚至形成體系,自然比“拍腦袋”的“應(yīng)景之作”要高明許多,周全許多。當(dāng)我們腳步匆匆,手忙腳亂,如陀螺,如熱鍋中的螞蟻的時候,事情就真有這么急嗎?細細想想,也不盡然。在這個匆忙的社會里,我們連說話的速度都越來越快,一旦發(fā)起爭論便會分貝提高,語速驚人,那么急于表達觀點是為什么?是缺乏自信,急于讓對方認(rèn)同,還是長期高速生活中養(yǎng)成的習(xí)慣?“慢”并不是最難的,難的是我們改變自己都沒察覺的習(xí)慣!
好多時候我們都知道“慢”是好的,比如服務(wù)員上完菜會說一句“您慢用”,此刻“慢”就是享受;送人出門,會說一句“您慢走”,這時,“慢”代表著安全。“慢工出細活”中的“慢”,所表達的不是一種具體的工作形態(tài),而是一種心態(tài),一種生活方式。慢不是懶惰,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,而是遇事涵養(yǎng)靜氣,不急不躁,努力做到“工作再忙心不忙,生活再累心不累”。
一個人,一首歌,在這繁忙的季節(jié)中尋求一絲寧靜。愛上慢生活,從慢中收獲心靈的沉淀,從慢中得到靈魂的升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