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陣子有位朋友腰疼,從醫(yī)院回來后狀態(tài)有了明顯的區(qū)別,原本干勁十足的漢子怎么如今處處小心翼翼的,每次干一會兒活就氣喘吁吁,冷汗直流,追問之下才知道是骨質(zhì)增生惹的禍。
朋友不喜歡運動,工作辛苦了一天,下班后也沒勁去鍛煉身體?;蚴请姾富蚴羌庸ぴO備,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對脊椎的壓力可想而知。下班回家吃完飯最喜歡的活動莫過于葛優(yōu)躺著玩手機,偶爾不舒服換個姿勢便是。幾十年如一日,如今倒有些羞于啟齒。
不僅僅是這位朋友,在生活中這種事更是常見。很多時候,我們對健康視而不見。很多人只有當“病來如山倒”時,才會真正重視自己的身體,急切地尋訪名醫(yī)妙方,希望重新修補好身體的“窟窿”,恢復往日的健康和精力??墒俏覀兌贾肋@并不是一件易事,且不說“病去如抽絲”還能治愈,若是沒有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,那才真是望洋興嘆,恰如“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已晚乎!”
隨著社會對健康的重視,越來越多的人都參與到了體育鍛煉當中。早起有上班前晨跑的,晚飯后有散步或是跳廣場舞、健美操的,年輕的有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。無論年紀大小、健康與否,也無論方式如何,首要的便是要動起來,而非嘴皮子上的練家子。
近幾年來,養(yǎng)生的話題也是越來越熱門,越來越普遍。對此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理解。我所理解的養(yǎng)生是要克服自己的壞習慣。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辦公的,時不時站起身活動活動,舒展舒展筋骨;喜歡玩手機或低頭看書的,改變一下姿勢,給頸椎減輕些壓力。
簡而言之,凡是有利于健康的都努力去做,并且堅持去做;凡是有害于健康的都努力不去做,并且堅持不做。健康誠可貴,且行且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