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周末在書城閑逛,隨手翻到了蔡瀾的《今天也要好好吃飯》一書。對于吃貨的我,光書名就深深吸引住了眼球。翻開,扉頁上寫著蔡瀾語錄:要成為一個好吃的人,先要有好奇心。凡事有好奇心的人,對任何事物都有興趣。
繼而深入看進去,書里記錄了蔡瀾對各地美食及日常生活息息相關(guān)的食材記錄??谡Z化的述說,讓一道道美味佳肴呈現(xiàn)在眼前,甚至連調(diào)料和配菜都有了自己的性格,精美風趣的卡通配圖也讓人忍俊不禁。于是立刻決定將此書付款收入囊中,回家細細品味。
作為與金庸、黃沾、倪匡并稱為“香港四大才子”,有“食神”美稱的蔡瀾,主持過無數(shù)美食節(jié)目,中國美食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(jié)目總顧問。經(jīng)常在電視上欣賞到蔡瀾對美食的娓娓道來,他關(guān)乎與美食點點滴滴的介紹,充滿著生活的煙火氣息,隔著屏幕都讓人心馳神往、垂涎欲滴。
之于我,好好吃飯是從小根深蒂固的規(guī)矩。每日母親最深情的呼喚,大概就是“回家吃飯”。并非什么山珍海味,也絕沒有米其林大廚的手藝,無非是簡單的家常菜,卻那么吸引我,讓我沉浸其中,每天一定會好好吃飯。
我愛品嘗美食,也愛欣賞美食的制作,從選料、采購、烹制到擺盤上桌,無一不是藝術(shù)的享受。鑒于美食的吸引,我也逐漸迷上了做飯,當你把面粉揉成面團烙成焦香的烙餅;當烤箱里蛋撻液逐漸膨脹成美味的蛋撻;當鍋里晶瑩深紅色紅燒肉飄出的香味;當透過親手包的大餛飩薄皮看到蝦仁,這不都是生活中最簡單卻又最幸福的味道。
尤其是在生了女兒之后,我更是愿意在美食上下功夫,看著她的小嘴張張合合,順著嘴角流出的湯汁,一邊吃一邊笑,覺得一切都那么幸福美味。每日思考著今天吃什么,也變成了快樂的事情。顏色搭配、營養(yǎng)均衡、葷素合理,慢慢地、耐心地、有所思考地、有所創(chuàng)造地去烹飪每一道菜品,那是小家伙的營養(yǎng)來源,也是我們愛的來源。越是這些簡單尋常的味道,大概是因為烹制時是帶著對美食的熱情和家人的愛,讓或濃或淡的滋味在齒頰間游走,久久回味和難以忘懷。
讀完此書,我不禁想:好好吃飯到底是什么?其實蔡瀾在書的封面上就給出了答案:好的人生,從好好吃飯開始,好好吃飯,就是好好愛自己。在生活中,愛吃的人才是愛生活的人,只有愛生活才能有快樂。幸福就在當下,這些與美食有關(guān)的快樂,是蔡瀾用幾十年的人生閱歷透過美食文字在不經(jīng)意間傳遞到我的內(nèi)心。那么,我將繼續(xù)傳遞,每一天,都要好好吃飯,讓我們的人生有滋有味。(進出口事業(yè)部 卜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