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周末,陪孩子練書法,拍了一張自認為滿意的作品發(fā)到朋友圈,看到朋友們紛紛留言點贊,自信心爆棚。有個朋友留言說:特別眼饞,不只是眼饞你的一筆好字,還眼饞你的生活方式。我回復說:開始練習吧。她說:但要上班,要帶娃,等以后閑了再說。
也許因為自己是個急性子的行動派,我對于“等我閑了……”“等到那一天……”這樣的說法,會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不置可否。我有時甚至會暗暗地推測,想做的事情,如果不立馬動手去做,可能這輩子也不會去做。就像我曾經(jīng)特別想入手的一個包包,在購物車里放了幾天后,就沒了興趣。
其實如果可以,誰不想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精致、舒服一些呢,哪怕只是書寫的一筆一劃。讓自己靜下心來用筆墨宣泄感情,用筆墨來書寫心靈,在如今浮躁的世界里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。從小時候開始握筆練字到如今陪孩子再次提筆,我也曾經(jīng)掙扎過。猶記得小時候每天在白報紙上練習顏體的時候,眼巴巴地探頭看著窗外的小伙伴在我家樓下溜旱冰。如今下班后,如果躺在沙發(fā)上刷著手機,時間也過的飛快而愜意。但能陪伴孩子一起練字一起學習,也是一件樂事。這種陪伴中,我和孩子都從枯燥的反復練習中體會到了點劃間的魅力。從一開始孩子彎彎曲曲的橫筆,到如今橫平豎直的書寫,我們共同練習的幸福感成了彼此堅持的“催化劑”,她滿足于自己的進步,我幸福著親子時光。
突然間我就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生活里啊,有很多想做的事情,比如學做飯、比如去健身、比如認真讀書、比如開始練字,說實話并不需要做充分的準備,說干就干。因為也許我們永遠都等不到“合適”的那一天,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一直等下去。不要讓等待“那一天”成為自己逃避的借口和理由,而是真正下定決心放手去做,哪怕速度慢一點、學得笨拙一點,也好過做一個旁觀者。
想起以前總被母親嘲笑“狗爬爬”字的我,曾經(jīng)因為怕字丑不想練字到后來書法作品取得獎項,甚至沉浸在書寫的樂趣中。也許,不喜歡或者懼怕的事情,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,反而成為一件讓自己滿滿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情。有的時候給自己一點點壓力,真的會有不同的發(fā)現(xiàn)。這樣你的生活、你的人生才會讓你回味無窮的。
我慶幸,還好沒有等待“那一天”……因為“那一天”可能真的不會到來。(進出口事業(yè)部 卜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