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海的深邃,郵輪的華美,船員的純樸,鋼琴的空靈,這一切構成了唯美的《海上鋼琴師》。導演朱賽佩用鋼琴、海浪聲和略帶憂郁的昏黃色講述了一個關于1900傳奇故事。
1900,它作為影片主人公的名字,有著一種悲劇性的含義。主人公在船上出生、成長、甚至死亡,他沒有國籍,沒有姓名,就連水手用出生年份給他起的名字“1900”也仿佛是一個沒有溫度的編號而已,就像1900所說,對于這個世界來說,他的存在和死亡都沒有區(qū)別,在這個世界上也甚至沒有什么事情能證明他存在過。你說男主孤獨嗎,毫無疑問是孤獨的,但這個世界誰不孤獨呢。1900是孤獨的,你我也是孤獨的,重要的是,我們如何在孤獨中找到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最佳距離,尋找最理想的自我領域。
1900也是幸運的,因為他找到了一生最至關重要的伙伴--鋼琴,他是個天才鋼琴師,也是最純粹的鋼琴師。在他的心里,鋼琴和他自己是連在一起的,他用鋼琴快樂,用鋼琴憂傷,用鋼琴表達愛情。在他人心里,鋼琴是極復雜的,而1900卻把鋼琴當作單純理想中的一個部分。
當影片臨近尾聲,1900穿著漂亮的外套,戴著嶄新的禮帽走入船舷,停在那里,凝視陸地,此時,音樂戛然而止,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猜測1900是否真的會下船。那一刻,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。1900看到了城市,看到了一個張牙舞爪的繁華城市,可是,正如他所說的,他看不到盡頭。于是在他那個簡單的純凈的世界與現(xiàn)實中那個沒有盡頭的復雜的世界相碰撞時,他選擇了回歸,他終于在彷徨與動搖之后,回歸了自己的世界。留在船上,是他最理想的生存方式。留在船上,他可以在有限的選擇中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,在有限的琴鍵中,他能創(chuàng)造無限的音樂,他會一直在鋼琴長凳上,為不同的人和故事創(chuàng)造不同的音樂,找到自己真實存在的價值。
故事最末尾,聽著片尾曲緩緩的鋼琴聲,心里被各種復雜的情感充斥著,被男主貫徹始終的清醒且堅韌的人格深深打動了。對于他來說,理想的自我領域,甚至在生死之上。是多強大的內心,能在幾十年中清醒地堅持著自己最本真的信念,直到最后,在船爆炸的瞬間,展開雙手擁抱自己的這一生,和這艘船一起沉沒在大海中,這是他們共同的歸屬。(黃陵分公司 劉怡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