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陜煤物資集團黃陵分公司地處黃陵縣,人們提到黃陵,首先想到的就是黃帝陵,這里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寢,即黃帝陵的所在地??h名的出處也源自于此。
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,是《史記》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。黃帝陵古稱“橋陵”,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。來到黃帝陵,寬闊的軒轅廣場、高大的黃帝手植柏、肅穆的龍魂大鐘、古樸的軒轅橋、氣派的祭祀廣場,都是不可錯過的景觀。
《史記·卷一·五帝本紀第一》載:“黃帝崩,葬橋山”。黃帝陵所在的橋山,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約一千米處,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。橋山總面積566.7公頃,山體渾厚,氣勢雄偉,沮水三面環(huán)流。山上林木茂密,古柏覆蓋面積為89.1公頃,計有古柏81600多株,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,是中國最古老、覆蓋面積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。自漢武帝元封元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,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,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。
黃帝陵的橋山腳下,有一條河流,名叫沮河。傳說這條河原名叫“祖河”。軒轅黃帝定居橋山后,這里起名叫“橋國”。先民們都居住在橋山半坡山腰,經(jīng)常吃著祖河水,日子過的自由自在。沮河古稱“姬水”,源自子午嶺東麓的沮源關(guān),向東蜿蜒128公里匯入洛河,橫貫黃陵全境。
除了黃帝陵周邊的山水景色,黃陵還有一處別樣的景點,千佛寺石窟又稱萬佛寺、石空寺、千佛洞等。位于延安市黃陵縣西四十公里處的雙龍鎮(zhèn)峪村西,石窟開鑿于半山石崖間,山路迂回,夕陽斜照。一跨進石窿院,只覺一片靜穆。
黃陵的文化藝術(shù)豐富多彩,秧歌表演、社火獅舞、龍燈、芯子、彩船、竹馬、跑驢,室內(nèi)裝飾的剪紙,服裝上的刺繡;孩童的布玩具,建筑上的木雕和壁畫等,大約自秦漢以來即已廣泛流傳。
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,追本溯源的黃帝陵、氣勢雄偉的橋山、浩蕩蜿蜒的沮河、姿態(tài)各異的石窟……鑄就了求真務(wù)實、質(zhì)樸奮進的黃陵人。
見過了遠方車水馬龍的夜景,滿山遍野的繁花,美得各有千秋。但唯有在這里,每次呼吸都是令人安穩(wěn)的,蜿蜒的青山,別致的景觀,古樸的地名,隨風搖曳的樹葉,每一寸土地,每一縷陽光,每一股微風。(黃陵分公司 劉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