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方的冬天,蘊含著寒冷,意味著蕭條,而“絨毛之光”雪恰似這個季節(jié)的“一點紅”。這個時節(jié)的萬物仿佛都回歸了靜謐,因氣溫的緣故,冬日總給人幾分莊嚴肅穆的感覺,當潔白的雪花從天空飄散時,它像極了春天的柳絮,在隨風飛舞,舞出她的那一份美妙,就這樣給整個冬天穿上了白色的外衣。不禁讓我想起了毛主席的那首詩“北國風光,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”的《沁園春·雪》。
雪在窗玻璃上映照著暗淡的微光,透過市井的阡陌,雪為熟悉的小路披上神秘的面紗,置身于迷離的銀靄中,心卻在天地間變得澄練起來。明代名士張岱有“湖心亭看雪”的閑情逸致,別致又充滿人生豁達的況味,如今細細思量,人生在潔白的雪景中總能得到升華。如果肯放慢生活節(jié)奏,讓些許疲憊的身軀等等自己的“靈魂”,那么雪一定是治愈喧囂的良方,她自然而然,來去無蹤,卻能在冬日的某個夜間,來到我們的身邊,留守人間。
麥田歡迎它,藝術家歡迎它,小朋友歡迎它,千家萬戶會為了它的到來而拍照留念。有時候,它雖然有時候也會給出行帶來麻煩,但沒有它我們將會失去一個心靈的慰藉,好似能過濾心靈中的雜念,連心靈也得到凈化,變得如同它一般純潔美好……是??!它帶著絲絲涼意卻有幾分詩意,帶著宿霧的蒼茫卻給人以微醺,關于它的故事,也從未減少過。
當一雙翅膀在樹枝上開始拍打,做飛前的試煉時,那些雪花潄潄的落下來,落在臘梅的新蕾中,落在行走的動物脊上,落在每一粒泥土的芬芳里,雪花重新又歸于沉寂,用它的純潔,裝點人間。又或者,她會在某個午后的間隙,悄悄的隱身,用另一種方式等待萬物復蘇,萬物更新。
北方的“絨毛之光”給這個季節(jié)帶來了無限凄美,它確實就是冬季萬物中的一點紅,唯有它最美,而萬物置身于這個時段,都在孕育著出發(fā)前的沉息,目的是來年的肆意綻放,而不是茍且生活,來體現生命的真正含意。(榆通公司 楊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