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京時間2019年10月12日下午,肯尼亞馬拉松運動員基普喬格以1小時59分40秒沖過終點,將人類馬拉松記錄提高至2小時以內(nèi)。這對于人類田徑項目的發(fā)展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歷史也會將這一天銘記。
基普喬格說:“我不知道極限在哪里,但是我會一直向著它跑下去。”在競技體育里,所有偉大的成績都是建立在日復(fù)一日的刻苦訓(xùn)練之上?;諉谈褚餐瑯尤绱?,正是他用這一次次努力來宣告世人:不論你面對的極限在哪,它一定是可以被打破的。
時間回到今天,跑步并不僅能帶給人們的體能、心理、意志品質(zhì)的挑戰(zhàn),還有在跑步中你的所想、所感、所悟。2020年新冠肺炎的爆發(fā)告訴了我們: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。人們應(yīng)該花更多的時間來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。
以前我跑步的時候總是耳機不離身,因為里面有我喜愛的音樂,在跑步的每一分鐘里,他們是我最忠誠的朋友。漸漸地,我跑步的時候會什么都不帶,只感受自然的聲音和自己呼吸聲。在那一刻,我的思維才真正專注到跑步本身。我所理解的健跑者的跑步路線應(yīng)該是起伏多變的,這不單單是為了感受多樣的節(jié)奏,而是人生本就像你腳下的路,有快、有慢,有上坡、有下坡。
我每天跑步的路線里,會途徑一個大坡,以前面對它的時候,我總會暫緩腳步慢慢的往上跑,可現(xiàn)在我會深吸一口氣,竭盡全力、咬牙堅持地向上跑,直到“征服”它。在跑上坡、全身忽然獲得輕松的那一刻,我體會到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:節(jié)奏掌握在自己手中,當你覺得非常累的時候,那是因為你正努力的向上奔跑。
堅持跑步是一個很小的習慣,但它慢慢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。在每天這段跑步的時光里,思維如寫在腳下的日記,不斷地幫助我清空大腦、放松心情。感謝沿途陪伴我的那些樹木和馬路,它們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饋贈,是啟發(fā)我感恩活在當下的動人樂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