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黃陵礦區(qū)已經度過了兩輪四季,平日里穿梭于山林之間,對路上的每處彎道和坑洼都爛熟于心,卻未曾駐足于沿途風景。近來偷得片刻閑暇,才有機會略睹這一方土地的風采。
萬安禪院外有小河流淌,水聲潺潺引人停車探尋。路邊似有羊腸小道,試探著踱了幾步,便是滿眼綠意,空氣里夾雜著濕氣與清涼,瞬間撲面而來。不知年輪幾何的樹木郁郁蔥蔥,自然生長的痕跡,更顯得生機勃勃。微風習來,吹皺了河水,也打碎了水中的樹影,樹葉與花草肆意在眼簾間翻騰而過。幾縷陽光灑下,余光竟瞥見一道彩虹漸漸飄散,如真如幻。
順著公路不遠,有片片田野繞山鋪開,清明前后偶遇過幾次村民在地里忙碌,如今已初見成效。一道道莊稼苗整齊地向遠方蔓延,伴著晨間清風緩緩搖晃。抬眼望去便是雙龍煤礦,一座生動描繪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現(xiàn)代化礦山。記得不久前在礦區(qū)后方有座廢棄的矸石山,時常能見到工人施工的場景,飛速搭起的大棚和依山而建的棧道讓人發(fā)覺此事并不簡單。我們有幸嘗到礦區(qū)送來的西紅柿,才知曉“廢土地”已復墾成型,兩個蔬菜大棚產出的西紅柿、油麥菜、小青菜等綠色蔬菜已經能滿足礦區(qū)的正常需求。驚喜之余,便隨礦方人員前去參觀。不僅僅是蔬菜大棚,礦山的山楂園和石榴園也已經成功種植,更有中心景觀園同步搭建,聽介紹說還有櫻桃園、矮葵園已做好準備,只等時機到來進行栽種。昔日的“火焰山”如今成了綠農場,花園式礦山必定造福一方。
雙龍鎮(zhèn)很小,但人情味很濃。這一方土地給予我們糧食,也給予我們煤炭,金山銀山養(yǎng)育了四方來人。我們要堅持并為之努力的,就是在幾十年后,將綠水青山還與此方土地,將世外桃源還與此方居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