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周六,早餐依然是一個包子、一個雞蛋、一碗小米粥;依然是一通子清潔打掃。
做完這些便隨意地出去逛逛。雖然已立了秋,但天氣并未因近一段時間下過雨的緣故就退了暑氣,還依舊悶熱不已。牛家村周圍,許多大爺大媽拎著大包小包,說說笑笑,滿載而歸。原來,又逢周六的集了。我閑著無事,索性就進去逛逛。
遠遠地,就看到平日里空曠的場地上人頭攢動,喇叭播放的叫賣聲此起彼伏。走進去,各種商品一一映入眼簾。早熟蘋果、酥梨、石榴,辣椒、土豆、蘿卜……東頭挑衣服,西頭割羊肉,北邊選干果,南邊榨香油。還有爆米花、糖葫蘆……真是琳瑯滿目。
商販們忙著招呼客人、整理自己的貨品。有明確標出多少元一斤的,也有不論價格,五元一袋、十元一堆的。趕集的人三五成群,有一家老小齊出動的,逛到臨近午時,坐在涼皮攤來碗涼皮,吃個夾饃,一頓飯也就解決了;也有過活仔細的老人精挑細選、討價還價的,也有指指點點、只評不買的;還有安全檢查、維持秩序、打掃衛(wèi)生的,真是好不熱鬧。
居然還有一個維族老鄉(xiāng)在賣新疆的的葡萄干。他操著不甚熟練的漢語,一邊指著貨攤上的葡萄干一邊介紹:“這個是香妃王,這個是玫瑰香,這個是黑加侖,這些葡萄干都是我們自己種的葡萄自己晾的。這些都是在晾房里掛著晾的,不用洗,直接就可以吃?!币粋€中年男人在旁邊聽著,面帶疑惑之色問:“晾房里就沒有灰嗎?還不用洗可以直接吃!”攤主急著表白:“可以直接吃呢!你嘗嘗!”說著,便拿了一顆先放進自己嘴里,又抓了一小把想遞給那個中年男人。那個中年男人并沒有去接,嘴里說著:“怎么可能沒有灰!”邊嘟囔邊走掉了。我沒有嘗老鄉(xiāng)的葡萄干,也沒有買上一些,因為我足夠相信,他的葡萄干一定很甜很甜,我就是吃這樣的葡萄干長大的,那是世上最自然晾曬的干果,是甜度足夠的干果。
我晃來逛去,在賣花的攤位前留住腳步,打算買幾個小多肉回家去養(yǎng)。多肉品種很多,看著樣子都差不多,名字又繞嘴又難記,我經(jīng)常叫錯名字。為了不浪費腦細胞,我放棄了記名,只記住它們可愛的樣子。選了兩小盆買好,捧著它們,好似捧了兩個乖小寶,心都快要化了。
走走看看,時間很快就過去了,還要按時回家給孩子做飯?;丶衣飞?,碰見三三兩兩逛完集市的人,在路的分岔口,紛紛匯入不同的小區(qū)。不知道從哪家飄出來了菜香味兒,這時接到孩子的電話:“媽,你在哪兒,我餓了,回來做飯吧!”我笑了,一邊應著掛了電話,一邊快步回家去。
人間有味是清歡,我喜歡這人間滿是煙火味的生活,因為它,滿滿是幸福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