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條蘇州河,兩岸景不同。南岸歌舞升平,一派繁榮景象,北岸浴血奮戰(zhàn),炮火連天。
一個聲音飄來:“你打你的仗,我跳我的舞......”。
另一個聲音傳來:“把捆我腰上的手榴彈再綁緊一點,絕不能讓敵人......”。
這不僅叫我想起了一句古詩:“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”。
影片《八佰》把歷史重新拉回到了1937年的蘇州河。一條蘇州河為界,北岸是一寸山河一寸血,是遍地的硝煙和瓦礫,是數(shù)百條漢子在最后的陣地決心一死;而南岸是霓裳歌舞和遍徹租界的賭局、堂會,是一群隔岸觀火、漫不經(jīng)心、聽天由命的麻木大眾。
影片中,一個小小的四行倉庫折射了偌大中國的社會階層和二元結(jié)構(gòu)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不同的人對于這場戰(zhàn)爭的準備和他們對于這個國家的準備,其實是高度的一致,有的人把矛盾想清楚了,早將生死置之度外,有的人覺得亡國和我何干,我還能回家種地。
《八佰》的視覺并非宏觀而是微觀,也并非單獨意義上的戰(zhàn)爭片,它并不是對當時歷史的進行還原,而是對現(xiàn)實輿論的進行喊話,通過一小群人自我救贖和犧牲,在短短的四天里為一個民族贏得了尊嚴和自信的故事,它批判了人性中最黑暗的東西,也贊頌了黑暗中最耀眼的光芒。
所以《八佰》更像是一個為期四天額愛國主義速成班,它通過一場事先張揚的軍事行動講述了愛國意識養(yǎng)成的進行時,它教會了被壓迫者團結(jié),教會了不自覺者覺醒,教會了利己者前仆后繼,他讓一群沒有國家和民族概念,連地圖都不會看的普通人,自發(fā)扛起了“吾死國存,吾生國亡”的義旗。
電影結(jié)束之后,我深深的陷入沉思。放眼望去,現(xiàn)在絕大部分的高中生、大學生里,他們只會追星,追小鮮肉,只會對金錢的崇拜。再也沒有對民族情節(jié)的這種信仰。在當今偉大和平的新時代,而我們?nèi)笔У模∏≌沁@種民族的信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