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直以來,很是羨慕也很欽佩有的人對一件事熱愛到極致,會為此奉獻和犧牲時間和精力。俗話說,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,最怕的就是“認真”二字。有人會頂著炎炎夏日去打自己喜歡的橄欖球,有人會滿身煙火鉆進廚房只為一餐,也有人犧牲休息時間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(yè)業(yè),每一件我們所看到的必然事件背后是一顆火熱的心在支撐。
《向往的生活》綜藝節(jié)目中,張子楓問黃磊會不會有一天不喜歡做飯,黃磊說不會,他說自己喜歡做飯,而且一點也不覺得麻煩,精心做出美味的食物,自己會很開心;看到吃飯的人一臉滿足的樣子,自己會更開心。在吃的方面不將就,在其他方面也不想將就,所以愛吃愛生活,這就是他的態(tài)度。最近有朋友準備學做飯,光是買廚具就夠他頭疼了,對我說,忽然感覺做飯不簡單、挺麻煩的。其實仔細一想,做一頓飯從買菜、擇菜、洗菜、切菜到烹飪整個過程,聽起來繁瑣又冗長,但是真正愛生活的人他會享受這個過程,更滿足于這個結果。在人的一生中,做飯是一項必備技能,因為一日三餐就是人間煙火氣。
斷臂少年張家成的爆紅感動了很多人。然而看似勇敢和勤奮的背后,其實是他對籃球的熱愛。我們看到一個科學家廢寢忘食地做研究,會下意識地把自己代入其中,然后通過自己的感受去臆想這個科學家是多么刻苦努力地在工作,然后得出結論,取得偉大成就需要刻苦努力!然而子非魚,又怎么知道魚的感受?對你來說是一種痛苦、一種煎熬,然而對于癡心研究的人來說,可能是一種巨大的樂趣。就像很多人通宵去玩游戲一樣,如果把游戲換成工作,你可能依然會覺得它是一種勤奮。然而這真的是勤奮嗎?當然不是,這應該叫做熱愛,或者叫做舒適區(qū),在一件事情上能持續(xù)地感受到快樂,這才是一個人一直持續(xù)從事某件事情的根本原因。
有些人內心對某件事的熱愛是不會更改的,它會隨著時間愈發(fā)強烈。譬如樊錦詩,她把大半輩子的光陰獻給了敦煌石窟;“我躺下是敦煌,醒來還是敦煌?!边@是時常掛在她嘴邊的一句話。出生在北京,生長在上海,樊錦詩初到敦煌時,被云蒸霞蔚的佛國世界震撼,而與精美藝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敦煌惡劣的生活環(huán)境:住土房、吃雜糧,沒有水、不通電,衛(wèi)生設備匱乏。但在她眼里,艱苦的條件完全可以克服,因為熱愛,所以才會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它。她說,“對敦煌的了解越深,就會對它越發(fā)熱愛?!痹诙鼗脱芯吭豪镉幸蛔麨椤扒啻骸钡牡袼埽晃欢贪l(fā)少女拿著草帽,身體微微前傾,意氣風發(fā),雕塑的原型就是初到敦煌的樊錦詩。她把青春奉獻給了敦煌,奉獻給了莫高窟。而從她來到敦煌的那一天起,這里的每一粒黃沙起舞,都是在歌頌她的青春年華。
唯有熱愛,才能抵御歲月漫長。追夢的漫長途中,希望你的熱情依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