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打我有記憶起,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,所以我總忘記,媽媽曾經(jīng)也是個花季少女”,今年賀歲電影《你好,李煥英》里的這句話,打動了多少人的心。
很多朋友都知道,這部電影是賈玲為了懷念她意外離世的母親李煥英而創(chuàng)作出來的。每次提起母親,她都會忍不住泣不成聲,母親的離開對他而言,是一個遺憾,很多次午夜夢回,她都會想起母親的模樣。
賈玲經(jīng)歷了李煥英的離去,岳云鵬又何嘗不是歷經(jīng)父親突然去世的噩耗?2013年,岳云鵬在德國演出的當(dāng)晚,接到了父親突然離世的消息。放下演出,他對不起觀眾;登臺表演,對不起連最后一面都沒見到的父親。掙扎了很久之后,他決定強忍悲痛登臺表演。返場謝幕后,愧疚、遺憾和悔恨一起涌上心頭,他再也忍不住,失聲痛哭。后來他在微博上寫了四段跟父親的故事,詩人董玉芳根據(jù)岳云鵬和父親的故事創(chuàng)作出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歌《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》。
“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,我多想不顧一切去看你,讓你看看我的成績,算不算有了一點出息。”
“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,我一定不顧一切去看你,讓你看看我的兒女,長得像我又像你……”
可惜我們沒有直達天堂的電梯,那些揮手作別的人,就再也無法相見。
《百年孤獨》里說:“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席子?!痹瓉?,“父母在,人生尚又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”,這句話這么真實,這么扎心。
世界在發(fā)展,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我們和父母之間的代溝越來越大。我們總借口很忙,卻有時間跟朋友出去吃飯唱歌;我們總說節(jié)假日要加班沒空回家,卻有時間提著行李去看世界的千變?nèi)f化。
慢慢地,我們將父母一點點從我們的世界剝離,而父母也越發(fā)擔(dān)心會成為子女的負擔(dān)。生病了不敢告訴孩子,怕他們擔(dān)心。打電話時也不在絮絮叨叨,生怕說多了耽誤孩子時間。
其實我們也不是不能感受到父母的變化,但總是抱有一絲僥幸心理。直到他們累彎了腰,再也無法為我們遮風(fēng)擋雨,我們才開始后悔,當(dāng)初為什么不多給予一些,多付出一點。
從小到大,父母一直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。那個能一把把我們舉過頭頂?shù)母赣H,還有燒菜很好吃不停操持家務(wù)的母親,他們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保護我們。
我們慢慢長大,父母不再年輕。他們慢慢的跟時代脫節(jié),思想也變得陳舊。但我想說,你可以不聽他們的建議,但你要學(xué)著溫柔一點;你可以不聽他們的嘮叨,但你要試著耐心一些。你要試著將他們帶入你的生活,而不是粗暴的把他們推開。父母要的很簡單,一句惦記、一聲問候、一聲想念,就是他們最好的滿足。
作為子女的我們,不要再吝嗇表達自己的愛。
在有限的日子里,多陪陪他們。趁現(xiàn)在還來得及,學(xué)著像他們愛你一樣,去愛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