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一直喜歡欣賞窗外的景致,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坐車的時候,我都會坐在窗邊,靜靜地看著窗外旖旎的風光和匆匆行走的路人,窗外的世界對我有著無盡的吸引力。
坐火車的時候,為了領略車窗外邊的風景,我會盡量買靠窗的座位。上大學的那幾年,由南疆前往北疆,現(xiàn)在的城際列車四、五個小時的車程,綠皮火車要哐當哐當開十幾二十幾個小時,即便坐得腰酸背痛,但隨著列車的行進,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似乎就是治愈系,讓人很快沉浸其中。來到內(nèi)地定居之后,坐火車進出疆,列車行駛過戈壁,雪花似的一朵朵棉花球隨風起舞,一些不知名的鳥兒在棉花地上空自由自在地飛翔,藍天、白云、雪白的棉花球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水墨畫。一路上,碧綠的莊稼地、曲折生長的胡楊、高大的建筑物、讓你啞然失笑的各式各樣的標語都能給寂寞的旅人帶來不小的樂趣。列車一過哈密,基本上就算要告別新疆,即將進入到新疆人口中的內(nèi)地了。這二十多年來,來來回回從新疆到內(nèi)地的往返路途中,每次列車報站前方就是敦煌車站時,總忍不住要在窗邊遠遠望上一會兒,當然,莫高窟還太遠,月牙泉也要到鳴沙山才能有,反倒是唐代詩人王維的那句千古絕句“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”會不經(jīng)意間在腦海閃現(xiàn)。據(jù)說,陽關就位于今天的敦煌西南,而我的目的地不是“渭城朝雨浥輕塵”的渭城,就是出了陽關更遠的南疆,可不就是我心境的最佳寫照嗎?過了河西走廊,進入陜西境內(nèi),不同景致在征服你的視覺的同時,也會讓你不由得發(fā)出這樣的感嘆:我們的祖國是如此地大物博,又是如此欣欣向榮。
周末一個人在家里的時候,我更喜歡為自己沏上一杯香茶,一邊聽著悠揚的音樂一邊望著窗外的景致,客廳陽臺窗外的我叫不上名的樹已略高過我家的窗戶了,春天枝條都已在抽出新芽,更有幾株花樹開出了粉的、紅的花,不時引來小鳥的一片啁啾聲。樓下三三兩兩的人在悠閑地散步,對面樓上的窗戶里傳出用薩克斯吹奏的一曲《回家》,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飄入耳中。
在單位,工作之余,讓眼睛小憩的間隙,我也會透過窗戶看看周圍熟悉的環(huán)境,稍遠一點是鱗次櫛比的高樓,家就在那片高樓中;辦公大樓和綜合樓之間是一小片廣場,彎曲的花架長廊、休閑的小亭、各種花草樹木環(huán)繞,抬頭看天空云卷云舒,讓疲憊的身心得以放松,那一刻的感覺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,一份美好的情愫會由心底慢慢地升騰。
無論身處何地,欣賞窗外的風景于我都是一種別樣的情懷,無論是晴空萬里的白晝還是繁星閃爍的夜晚,只要有空兒,我都會欣賞一番窗外的景致。
斗轉星移,四季輪換,窗外的風景也在不停地變換著,我們的人生就像這窗外的風景一樣,從未停歇。向往美好,活在當下,這就是窗外的風景帶給我的無限遐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