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正所謂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潔”。不接受別人所謂的賄賂則是廉,不使自身的名節(jié)被詆毀則為潔。自古廉潔之風奉為百官品德之首,作風清廉不僅是史書中一字褒貶的重要依據,更是文人墨客一生信仰的高尚情操。
周敦頤尚有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蓮而不妖”將廉潔之氣藏于蓮花,更有王冕以墨梅頌清廉,一句“不要人夸好顏色,只留清氣滿乾坤”便道出自身的高風亮節(jié)。而如今作風廉潔更像是中國的一個標尺,藏于每個公民的心中?!傲⒌聵淙恕笔菍W校培育學生的必然要求,而“廉潔”則是社會對每一位勞動者所制定的行為準則。當廉潔被寫進法律的那一刻,它將成為中國的信念,畢生之追求;當貪官污吏落馬,在法庭上披露他們的惡行時,廉潔被賦予審判的天秤,度量每個人心中的正義。
古有于謙兩袖清風,為官不受賄賂并留“千錘萬擊出深山,烈火焚燒若等閑。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?!睋P長而去,實為楷模。今有焦裕祿,周恩來這樣的干部,將廉潔作為信仰,一生艱苦樸素辦大事,時時刻刻心系群眾。時代在變遷社會也在發(fā)展,數字化和信息公開化成為社會主流的同時“廉潔”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奉為第一準則。中國的進步也伴隨著經濟發(fā)展,要做到業(yè)績風尚一把抓,也需要企業(yè)和社會多加協(xié)調。如今的“廉潔”已經從對干部黨員個人作風的行為規(guī)范,擴展到對企業(yè)甚至每一位員工的職業(yè)操守。一個眼光長遠的企業(yè),也必定不是一味追求經濟發(fā)展,他們更在乎企業(yè)文化和品質形象的樹立。治大國如烹小鮮,公司的管理也是一樣。“廉潔”在這里如同食鹽,它不是呈現(xiàn)在表面的食材,卻是每道菜必不可少的靈魂。再好看的業(yè)績,少了廉潔的保障卻也是食不對味。反觀一個企業(yè)要想得以長足的發(fā)展,何嘗不是要守住“廉潔”這一底線。
對個人清廉之風修身齊家,對國家廉潔之風可以平天下。正所謂修行在個人,善惡本在一念之間,在這個紙醉金迷的世界,金錢權力可能會動搖我們,但做人的原則就是戒尺,時時提醒著我們。而真正做到“廉潔”守住原則的人才是成大事者。
渴不飲盜泉水,熱不息惡木陰,這是每個人應以堅守的品質。在開辟險路的過程中,企業(yè)的領路人應以仁為政,清廉為官。作為公司的每一位員工更應以熱血鑄軒轅的魄力迎接未來的挑戰(zhàn),以廉潔作為行事準則,做到“公正清廉心無愧,光明磊落夢不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