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母愛是一首歌
——寫給母親的一封信
親愛的媽媽:
小時候總覺得爸爸的形象更偉大些,他時常把我舉過頭頂,騎著轟隆隆的摩托車帶我四處兜風,在試卷的家長簽字處龍飛鳳舞地簽上自己的名字。而媽媽您呢,從我記事起就系著圍裙在廚房打轉,出門也是鼓鼓囊囊的背著個大包,微駝著背走在我和爸爸后面。不過說來也奇怪,即便如此,我放學回家扔下書包第一句喚的總是“媽媽”,要么就是“爸,我媽呢?”
我小的時候體弱多病,每次都挑半夜的時候發(fā)燒,但是幾乎都是被您給我手心抹白酒的動靜吵醒,才慢慢感覺到自己身體的不適,每次還嘟嘟囔囔的怪您打擾我睡覺,卻沒有意識到您是怎么做到在深夜發(fā)現我生病,又是在什么時候才繼續(xù)休息的。
寄宿的時候,每逢周三中午您都會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,帶上我心心念念的肉夾饃,笑瞇瞇的看著我吃完就走了,當時只覺得周三很好,因為有肉夾饃吃。也沒有想過大中午您是怎么來的?等了多久?又是什么時候回去的?
直到現在工作了,收假返回公司的時候,也總是要聽到我安全抵達公司的消息才肯放心,有一次到了后忘記發(fā)消息,晚上十一點接到了電話,后來聽爸爸說,您在家轉來轉去等不到消息,催著他打了電話才放心睡覺了。
在我的記憶里,您一直都是媽媽的形象,每天系著圍裙忙忙碌碌。但無意中看到您年輕時的照片,烏黑的麻花辮和青澀的笑容,是我從未見過的樣子。我才猛然意識到,在成為我的媽媽之前,您也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。但是這個少女,在我半夜高燒不退的時候抱著我敲開診所的大門;逛超市替我擋住倒下來的貨物;自行車爆胎后推著我在大中午的日頭下走了很久很久……細細想來,我一直是一個很普通的人,但是因為媽媽加了好多好多層濾鏡,讓我覺得自己也許是一個很特別的孩子。
女本柔弱,為母則剛。這句話的前半句可能已經不適用于當下獨立自主的女性了,但是為母則剛這句話,不管在什么年代,什么背景下都是適用的,媽媽這個詞,不管什么時候叫一叫都會讓人安心又溫暖。
母愛像一首歌,安靜又溫柔,娓娓而來……
愛您的女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