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那久遠的風沙里,一棵樹竟然用三千年的歲月來詮釋生命的意義。用一千年來積蓄,一千年來守護, 一千年來站成永恒,在如刀的沙漠風中勇敢地抗爭,頑強地生存,在如火的驕陽中不屈地拼搏,在嚴寒的隆冬堅強地屹立,固定住了一個沙灘,活出了自己的色彩,生動地描摹了沙漠的模樣。
我想,當你真的感受過這樣的大漠風光,你會明白“一眼萬年”從來不是傳說。放眼望去,廣袤蜿蜒的沙脊線徐徐展開,風吹即皺的綿延沙紋娓娓道來,好似絲綢一樣溫柔。倏忽那撒嬌黏人的風沙不期而至,時不時上演著“你是風兒我是沙”的纏綿劇情。
漫天黃沙里,隱約可見駝隊留下的腳印,偶有幾只小飛蟲歡呼雀躍著。天是藍白相間的,地是青黃不接的,仿佛再也看不到其他的色彩。就像一個踽踽獨行的過客,有著說不完的蒼涼,道不盡的孤獨,念天地之悠悠而獨愴。
人類幾千年行走的足跡,在流沙中印出又覆滅。在這個時刻,胡楊靜靜地駐足。無言地對世界發(fā)出了拷問,那就是百折不撓的一個靈魂,堅韌而頑強,寂寞而孤獨,固守著千年不變的信念。
歷經(jīng)烈日的炙烤,在大漠秋風的絲絲涼意中,成片的胡楊悄無聲息地席卷而來。密密匝匝的樹葉,搖曳著金色的光芒,籠罩著整個沙漠,驀然間,讓人生出一種溫柔的錯覺。須臾殘陽如血,仿若霞光絢爛天際,美不勝收,蔚為壯觀。
活著的、死去的、枯枝纏繞的胡楊,傷痕累累地掙扎于這戈壁荒漠,寂靜無聲卻又洶涌有力地撼人心魄。他們或堅挺,或佝僂,或深埋于地下......盡管千姿百態(tài),但卻以一種遺世獨立的資態(tài)見證著黃昏日落,但它世事變遷,默默地守衛(wèi)著這漫漫荒原。
走過時光,留下歲月,悲觀但不悲傷,寂寞但不蒼涼。用“生而一千年不死,死而一千年不倒, 側而一千年不朽”的身軀堅守在沙漠,還原生命本來的面貌。
三千年遠遠不是墓志銘,而是生命地迸發(fā)在這一刻創(chuàng)造的神奇,不管風云如何的變幻,在這遠方的遠方,展示它不屈的精神和對生命的渴望,默默地期待著一個又一個的明天,給人一個美好的憧憬和一片大好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