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學黨史·強信念·鑄師魂”。假如我是老師,我就要做像汪金權一樣的“大別山師魂”?!耙苍S我的肉體只能蝸居在大別山的一隅,但我的靈魂會跟隨我的學生走向四方;我是荒原上的一支電線桿,也許只能永遠地矗立在那兒,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遠方;我可能永遠是一座橋,能讓學生踏著我的身軀走向希望的彼岸。”汪金權在日記中這樣寫道。提起汪老師,我的腦海里躍然一個47歲卻滿頭白發(fā)的山鄉(xiāng)園丁形象??v使陋室空空,家徒四壁,日常只吃青菜豆腐,腳上常年穿解放鞋,和蘄北老農一樣的樸素艱苦,卻在22年間資助了數不清的學生,化身軀為橋梁,送千余名學生走進象牙塔。菩薩心腸的他,陌生人,外校學生,不管誰有困難他都幫。不只是高尚的品格,汪老師的專業(yè)能力也是獨樹一幟,獨創(chuàng)“四會”教學法,聽君一堂課,勝讀十年書,讓學生們獲益匪淺?!巴艚饳嘁詯坌?、奉獻、責任詮釋了新時期優(yōu)秀教師的光輝形象,為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(yè)道德建設提供了生動范例。”湖北省教育廳廳長陳安麗說,“宣傳、學習汪金權的先進事跡,能感召更多的大學畢業(yè)生選擇基層、扎根基層。因為汪金權的事跡是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、價值觀、擇業(yè)觀教育的生動教材,能激勵大學生們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適應時代的需要結合起來,做出積極的人生選擇,” 《中國教育報》如是報道。汪金權老師自己愿意做只螢火蟲,雖然比不過太陽的光芒萬丈,甚至也比不上月亮和星星的微弱光輝,但是他竭盡所能,能發(fā)多少光就發(fā)多少光,能照多亮就照多亮。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加入到螢火蟲的行列,和他一起照亮山里孩子成人成才的十八彎山路。
假如我是老師,我就要做像張桂梅一樣的“平凡女性的不平凡”。懷著忘卻過世愛人的悲傷情緒,張老師在家庭重大變故之后,選擇從大理前往邊遠麗江山區(qū)的鄉(xiāng)村學校教學。命運置她于高崖,她贈人間以芬芳!但是看到鄉(xiāng)村孩子一張張渴望知識的純真面龐,讓她決心在這里扎下了根,主動扛起了沉重的擔子。她自己艱苦樸素,節(jié)衣縮食,只為了把節(jié)省下來的錢用到學生身上,讓學生們免于輟學的不幸,政府的獎勵基金也全部被她用來建設學校。她還義務擔任“兒童之家”的院長,為54名孤兒全心全力的扮演著母親的角色。甚至在自己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,需要馬上住院進行治療的時候,置疾病于度外,只為了先將學生們送到考場,并在術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堅持返回學校?!拔业氖聵I(yè)是教書,我的希望是學生,不把他們送出學校我是不會先走的”。她說:我沒有為黨、為人民做出什么貢獻,黨和人民卻給了我這么深厚的愛。誰說我沒家?我的家就在華坪,我的親人就在華坪,我的愛也在華坪!為了回報華坪人民對我的厚愛,我愿為華坪教育的再度輝煌獻出自己的生命。感動中國欄目組這樣評價它,爛漫的山花中,我們發(fā)現你。自然擊你以風雪,你報之以歌唱。命運置你于危崖,你饋人間以芬芳。不懼碾作塵,無意苦爭春,以怒放的生命,向世界表達倔強。你是崖畔的桂,雪中的梅。
假如我是老師,我就要做像支月英一樣的“夢想守護人”。在還是19歲的花樣年華,支月英老師頂著巨大的家庭壓力,一腔孤勇,只身前往邊遠山村學校。她說:“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在山里堅守,而是因為堅守才能看到希望,我的一生就為了守護孩子們的夢想而來!”在當地老百姓“她能堅持下來嗎?”的質疑聲中,支月英老師用實際行動獲得了大家的信任。無論刮風下雨、結冰打霜,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,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。就這樣,她用自己35年的無私奉獻和傾心付出,受到了當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。她苛待自己,節(jié)衣縮食,甚至借錢買米買菜,也不愿看到一個孩子輟學。學校環(huán)境惡劣,破爛不堪,沒有足夠的錢請工人,她就自己買材料,親自修補教師,只為了學生們在冬日里有一個溫暖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為了讓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也能有讀書上學的機會,她挨家挨戶,不耐其煩的上門跟家長溝通,堅決不能讓一個女孩輟學在家。她一個人扮演著校長、老師,甚至是保姆的角色,上課要教書、下課還需要照應學生玩耍。在面對家人的不解時,她總笑著說:“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,大山里、山旮旯里的孩子誰來教育,山區(qū)教育誰來支撐?!?你跋涉了許多路,總是圍繞大山。吃了很多苦,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。堅守才有希望,這是你的信念。三十六年,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,花白了你的麻花辮。這是感動中國節(jié)目對她的真實描述。
“夫子循循然善誘人;博我以文;約我以禮;欲罷不能?!奔偃缥沂抢蠋?,我愿意做一條小溪,流向沙漠,去滋潤一片綠洲;假如我是老師,我愿意做一支蠟燭,奉獻自己,照亮孩子們的前行道路;假如我是老師,我愿意做一個火種,燃燒自己,點燃學生們的心靈之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