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把剪刀,一張紅紙,家風傳承、安全警鐘長鳴……剪紙造型粗獷中見清秀,拙樸中藏精巧,可謂惟妙惟俏、栩栩如生,在那紅色的鏤空里,在我心中剪紙不只是花鳥龍鳳,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。
回憶與剪紙藝術的不解之緣是從拜年開始的,那時候外婆家住的綠色建筑“窯洞”,過完大年媽媽回娘家,也是我兒時最喜歡的拜年領壓歲錢。那時第一次見窗戶上糊的各式各樣的彩紙花,很神奇......后來跟隨媽媽剪鞋樣、肚兜以及一些簡單的花鳥蟲魚等。那些樸拙的紋樣飽含了我對剪紙最初的情愫?!币话研⌒〉募舻毒湍軗碛猩窆P馬良的精彩?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纏著媽媽要學剪紙,在媽媽的指引下,我開始在剪紙的世界里探索起來。
剪紙看似簡單,卻離不開嚴謹與精細。剪紙創(chuàng)作過程一般需要經(jīng)過起稿、剪刻、修改等步驟。剪紙是個細致活兒,心急的人是做不來的,有些時候剪紙還需要用刀刻,只有基本功扎實了才能剪刻出精致的作品。
后來剪紙就成了我的一種愛好,從最初的臨摹到后期創(chuàng)作,只有不斷地積累和學習才能剪出各種造型。看著從自己手中剪出來的作品心里美滋滋的。在剪刀與彩紙碰撞的時候,你才能體會到剪與刻紙的奧妙,只有用心去做,才能使作品美不勝收。再后來,工作以后就將剪紙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,通過將安全知識、清正廉潔和家風傳承以剪紙的形式剪“繪”出來,并在單位進行展覽,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切實提高清廉、家風傳承和安全的意識和觀念。我想要把這份文化再傳給我的孩子們,讓孩子們也了解剪紙“求吉納祥”的美好內(nèi)涵。
剪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,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財富,它就像默默流淌的血液,滋養(yǎng)著我們的靈魂,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智慧,應該讓剪紙藝術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遍地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