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歲月里的那一抹豆香,讓房檐下掛著的冰凌在“滴答”聲中消融,讓陽光透過層疊的云層撲面明媚。推動時光的磨碾,四季更迭,步履匆忙。
忙碌推碾的,應(yīng)該還有我記憶中的外公。
榆林的豆腐相當(dāng)有名,也是日常及年節(jié)里必不可少的吃食。我小的時候,大概兩年去一次遠(yuǎn)在榆林的外公家,每次都是趕著過年,那正是當(dāng)?shù)刈罾涞臅r候,風(fēng)刮在臉上就跟小刀子劃過一樣。除了記得把自己包裹的嚴(yán)嚴(yán)實實外,那吸溜鼻涕的聲音也一直縈繞在耳邊。但這,依舊無法抵擋我對榆林的熱愛,除了與親戚鄰居熱鬧地團(tuán)聚,更讓我難忘的是榆林的豆腐。
榆林豆腐質(zhì)地緊實,味道獨特,都說麻繩拴豆腐——提不起來,唯有這榆林的豆腐就能提起來,真是一絕!每次從外公家回來,都要想辦法帶點兒豆腐,那時候沒有抽真空的設(shè)備,一般的操作是提一桶水,再將包好塑料袋的豆腐泡到水中保鮮,連桶帶豆腐小心翼翼地坐大巴車提回家。
我除了愛吃,更愛看豆腐的制作步驟。只要外公說:“走,挑豆子去?!蔽乙欢ǖ谝粫r間從炕上跳下來沖到廚房,找一個大搪瓷碗和竹簸箕,一蹦一跳地跟著外公到窖房挑豆子。要想吃好豆腐,首先就要選好黃豆。我巴巴地看著外公解開布袋子封口的繩子,再一碗一碗地把豆子舀到竹簸箕里,抓起一把攤在手心,用右手鋪平,一邊挑一邊給我教:“這種要不得,癟了?!薄斑@種也不好,你看,有小蟲眼兒。”“像這種圓圓胖胖的就是要用的好豆子。”我歪著頭看著外公專注的模樣,也一下認(rèn)真起來。心想:“媽媽說外公是省勞模,沒想到連挑豆子都這么認(rèn)真,我可不敢馬虎呢?!?nbsp;
挑好的黃豆最起碼得前一天的晚上就泡上。竹簸箕里的豆子“嘩啦啦”的倒進(jìn)一個鋁制的大盆里,清洗的時候再把一些漂浮起來的“漏網(wǎng)之魚”挑出去,就可以開始泡豆子了。一盆清水、一夜的浸泡,第二天,每一粒黃豆都漲得大大的、圓圓的,在盆子里“整裝待發(fā)”。
等到中午暖和一點兒的時候,外公和舅舅一起將泡著豆子的大鋁盆抬到石磨邊。一個人舀水舀豆子,一個人推磨??瓷先ズ苡幸馑嫉幕钣嫞雀善饋砭筒皇悄敲椿厥铝?。起先,我都是躍躍欲試要去推磨,每次的結(jié)果都是淪為給磨眼兒里舀豆子的那個。不到五圈,先不說筋疲力盡,肯定已經(jīng)眼冒金星。伴隨著隆隆的磨盤轉(zhuǎn)動的聲音,像牛奶一樣的白色豆?jié){從磨盤嘴里流出,淡淡地豆香就彌漫在空氣中。用大桶接好,再通過專用的濾布倒入另一個大桶里。濾布上過濾下來的豆渣還可以炒、可以和面粉和在一起或蒸或炸。
將裝滿豆?jié){的桶提至灶臺旁,就可以開始燒火煮豆?jié){了。火候是關(guān)鍵,沸騰的豆?jié){表面冒著泡泡在不斷翻滾,豆?jié){的香氣溢滿整個廚房,我早已迫不及待地拿著碗站在灶臺邊,碗里已經(jīng)舀好了一勺綿白糖,只等著外公給我倒一勺豆?jié){喝喝。每次外公都又好氣又好笑的說:“真是個餓死鬼托生。小心燙??!”我則是小心翼翼地端著豆?jié){等降溫,隨著豆?jié){表面逐漸凝固一層薄薄的豆皮,我就溜著邊開喝了。豆?jié){淳樸的香氣彌漫在口腔,繼而溫暖了胃,溫暖了整個身體,那股暖,嵌進(jìn)了兒時記憶,那縷香刻進(jìn)了歲月深處,歷久彌香。
接下來就是重頭戲——點豆腐了。榆林豆腐好吃,除了當(dāng)?shù)厮|(zhì)好,更是因為點豆腐不用石膏而用酸漿。酸漿是制作豆腐后瀝出來的汁水,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,以自身的乳酸菌發(fā)酵變酸。一般來說都是前一天的酸漿第二天使用,循環(huán)往復(fù)。有時候家里沒有酸漿了,到鄰居家借一碗就可以了。點豆腐也是個技術(shù)活兒,一般都是外公操作。裝滿酸漿的碗端的高高的,細(xì)細(xì)且均勻的落在豆?jié){鍋里,隨著大炒瓢的緩慢攪動,豆?jié){開始凝結(jié)出一朵朵漿花。酸漿滴落的速度和流量一定要控制好,不然肯定成功不了。當(dāng)然,外公上手,沒有不成的時候。慢慢的,豆?jié){凝固,此時要蓋上鍋蓋再燜一會兒,等再揭開鍋蓋的時候,水豆腐就做成了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腐腦,放上白糖或者提前調(diào)好的辣子醋水,就可以開吃了。
要真做出那種可以用麻繩提起來的豆腐,還有一道工序,就是壓豆腐了。豆腐點的好,還要壓的光。壓豆腐的木質(zhì)槽框大概長80公分,寬30公分,高22公分左右,槽板長寬各加10公分。將水豆腐倒在籠布中放在模具里,壓上重物,水分就被擠壓出來了,隔上三五分鐘,再把籠布扎緊一點兒,不到半個小時,豆腐就做好了,從模具中倒出來,四角飽滿,塊形完整,表面上還印著籠布的肌理和模具的壓紋。
“皮細(xì)膘靈”是外公做豆腐的終極要求,而我,則是嘴饞于豆腐后期深加工的美食。炸豆腐是我的最愛,豆腐切成薄片下油鍋炸至金黃,切成三角形后與西紅柿一起進(jìn)鍋燒煮,等炸豆腐吸飽西紅柿的汁水后,再放入切好的韭菜段,出鍋后,不但顏色漂亮,味道也是一絕。
時隔多年,外公離開我們好幾年了,他把做豆腐的衣缽傳給了舅舅。當(dāng)然,現(xiàn)在早已用上了豆?jié){機,買豆腐也比以前方便很多。但是老家一直保留著年夜飯自己做豆腐的傳統(tǒng),就好像外公依然在我們身邊一樣。那份團(tuán)聚,那份熱鬧,那份溫暖,在滾動的石磨聲和流逝的時光中,讓豆香隨著記憶氤氳蔓延,無聲無息地溫暖了整個歲月。
真想?。?nbs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