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讀書,是生活工作中一件很普通的事情。對我來說,讀書不但是我的愛好,更是提升我工作和寫作能力的階梯。工作10多年來,時常覺得內心無比豐盈、精神十分富足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書為伴,與書為友。
自參加工作以來,讀書學習我已成習慣。讀書,使我增長了知識、開闊了視野、拓展了思路、增強了信心,激發(fā)了熱情,加上工作實踐,我很快從一個對煤礦物資供應門外漢,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保管員、驗收員、采購員、計劃員,一直到走上管理崗位。一路走來,是“書”在給我鼓勁加油,是讀書在給我增長智慧,是讀書在給我提高素質。
我融入物資供應行業(yè),喜歡讀的書籍很多,從最開始的《礦用五金手冊》《煤礦常用機電產品實用手冊》《采購與供應務實》等工具書,到歷史書籍、人物傳記、古典名著等等,讀書就是跟無聲的老師交流。通過讀書學習,我知道了怎樣驗收,怎樣計劃,怎樣管理……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?!弊x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獲。工作中,如果我們不讀書學習,就停止了自我提升,那么,崗位上有了更好的機會,你就沒能力接盤;有了顛覆性的工作變故,你就沒勇氣面對。就拿我們熟悉的物資計劃來說,做好收集、整理、上報就行。但要做到科學合理可大有學問:在哪用的?什么品質能滿足?為什么用這么多?什么時候用?費用來源?等等,我們通過讀書學習,均可在閱讀中找到答案。
我喜歡讀充實人生、富含哲理方面的書,如《你在為誰工作》《西點軍校22條軍規(guī)》等。作為新時期的物資人,我們要正確理清工作與學習的關系。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時間會賦予你答案。在我們周邊,或茶余飯后,有時會聽到一些員工說:“某某某提拔了,我當班長那會,他還是個新人……”大家能否反過來多思考一下:“這么多年我們都做了什么”。一個人如果是習慣了固定的思維在舒適區(qū)里面待習慣了,他就不容易出來,而且他工作所用到的所有的能力、認知,還有思維都是自己的存貨。而一直不忘記提升自己的思維和認知以及技能的人,隨著時間的推移,距離就會越拉越大。
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,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談吐的質量和深度。作為物資供應服務的窗口單位,我們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工作態(tài)度,不要工作經常牢騷滿腹,得過且過。寧愿少說一句空話,多打一張出庫票,多認識一個配件,多學幾個辦公室軟件……也不要把習慣當成“經驗”。如果你懶得盡心做一件件物資供應的小事,養(yǎng)成了“慵懶散”的工作作風,勢必將影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。
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特別是單位的年輕人,既然選擇了物資供應,就要學會付出和堅守,學會提升自己,不管在哪個站庫,從事什么樣的工作,與其談論別人是非,感嘆時間飛逝,不如從你經手的每一件瑣事、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長。我們年輕人最豐富的資源是時間,如果不充分利用時間來換取其他的資源,而是敷衍了事,那最后的結果只能是你白白地浪費了用在“小事”上的時間資源,沒有任何收獲。
莎士比亞說:“生活里沒有書籍,就好像沒有陽光;智慧里沒有書籍,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”。從事物資供應事業(yè)十余年,我深深地體會,讀書教會了我如何去工作,如何去看待人生。假如沒有書的陪伴,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,空洞無物,停滯不前。
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折,一點一滴地積累,你會發(fā)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。當你枯燥煩悶時,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;當你迷茫惆悵時,讀書能使你心境平靜,讓你看清前路;讀書是一種最美的享受,因為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