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讀了沈從文《我想做一個能在你的葬禮上描述你一生的人》散文集,本書收錄了季羨林、史鐵生、巴金、梁秋實、馮驥才等20余位現(xiàn)當(dāng)代文學(xué)家頌詠人類美好情感的經(jīng)典散文。作家筆下那些關(guān)于親情、愛情、友情的樸素故事,以及情真意切的文字,思極深而不晦,情極哀而不傷,無一不讓人動容。
關(guān)于親情,他說:“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,父母去,此生只剩歸途”。小學(xué)命題作文常以《我的......》為題,對少年們來說,不知情為何物,亦不知愁為何物,什么是人生?對少年來說這好像是近乎永恒的漫長過程,在他們眼中世界還只是徐徐展開的畫卷,父母永遠(yuǎn)頂天立地不會老去,在堅硬的羽翼下少年可以夜郎自大、隨意任性,殊不知在堅硬的外殼總有一天會消磨殆盡,再也擋不了任何風(fēng)沙。曾尖銳的話語、打爆的電話、怒摔的門,終將成為我們的痛。我們總是這樣,總是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感受到他們的愛,又要花更久的時間理解他們的愛。如今,只是希望這樣的時間可以縮短一點,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做的更多一點。
關(guān)于愛情,他說:“我們相愛一生,一生還是太短”??吹竭@句話時,唯有震撼。我們常說,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,光是遇見就已經(jīng)很難了,但沈從文先生卻幸運的遇見了正當(dāng)好年紀(jì)的張兆和,一眼相遇,一生相守,這應(yīng)該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了吧。如果真的足夠幸運,在經(jīng)歷種種阻礙和磨難后成為彼此的庇佑,那不妨再大膽再用力些,不去想虛無縹緲的以后,就此刻,你抱以玫瑰,我便贈與薔薇,你繼續(xù)發(fā)光,我努力跟上。
關(guān)于友情,他說:“從來都不會想起,永遠(yuǎn)也不會忘記”。對于許地山,老舍說:這是個朋友,不用細(xì)問什么,就是一點也不曉得他的歷史,也沒有任何關(guān)系。對于陸圣泉,巴金說:要是人們知道圣泉的為人,明白他的愛和恨,那么人們會和他一樣愛他敬他。年少時,總以為朋友是一輩子的事,要一直玩耍、一直相伴,但是后來我們總會各自奔赴自己的山海,但無論距離多遠(yuǎn),時間多長,那些真心相待的友人,總會因為一句問候勾起連綿的傾訴,總在對方的身上看到多面的自己,總之,有你就勝過千千萬萬個泛泛之交。
存在于這個世界上,親情友情愛情是我們最好的底色,他們像三面鏡子,反映了不同的我們,在這三者中,每一個個體都顯得格外立體真實。或許中間隔著時光與距離,甚至生死,但里面裝著你我,還有我們的一生。只不過這一生何其短暫,又總是出其不意,遇見與離別交替是生命的常態(tài),如果我們真的學(xué)不會離別,那就盡量在離別之前學(xué)會好好珍惜。
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?誰又能算得準(zhǔn)呢,不如先努力過好今天。至于到底會不會有人能在我的葬禮上完整的描述我的一生,我想是會有的,我們暫且好好珍惜自己、愛護自己,讓自己變成那個值得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