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三八”獻禮
——寫給母親
自打我懂事后到如今的40多年間,在我的心目中始終有一朵盛開不衰的“鏗鏘玫瑰”影響著我、感染著我、鼓舞著我,使我加倍努力地干好本職工作,盡心盡力當(dāng)好一個女兒、兒媳、妻子和母親的每個角色。這朵令我十分敬仰的“鏗鏘玫瑰”就是生我養(yǎng)我、教育我成長的母親——我的媽媽。
媽媽曾是一位職業(yè)女性,無論在什么崗位工作,她都是那么的勤奮、敬業(yè),深得同事們及周圍人的尊重和愛戴,直到現(xiàn)在家里還保存著許多她曾獲得的“先進工作者”、“三八紅旗手”獎狀。爭強好勝的媽媽不僅在單位多次受到表彰和好評,而且在家里同樣也是一位能干、賢惠的妻子和溫柔、慈愛的母親。因為媽媽的作為,每年居委會評選“五好家庭”時,總是非我們家莫屬,我們對此感到非常的自豪。
媽媽如今已退休在家,也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了,坎坷的生活經(jīng)歷使她白發(fā)蒼蒼、老了許多。她12歲時就失去了母親,外公參加革命后常年不能回家,年幼的她從此就負(fù)擔(dān)起撫養(yǎng)兩個弟弟的重任。就在她46歲那年,更大的不幸又一次降臨到她的身上,爸爸因病醫(yī)治無效永遠(yuǎn)地離開了我們。幼年喪母、中年喪夫,人生的三大不幸她就面臨了兩次,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。但是,堅強的母親并沒有為此而向命運曲膝低頭,她用她那瘦弱的雙肩和博大的愛心撐起了我們這個微弱的家。
爸爸離開我們的時候,家里還有他年邁的母親和三個未成年的孩子,其中的一個是替姑姑撫養(yǎng)的。媽媽在如此艱苦的困境下,沒有拋棄我們中的一個。姑姑家孩子多無力撫養(yǎng),也是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上學(xué)機會,姑姑家的二表哥在他12歲的時候就從內(nèi)蒙古來到了我們家,媽媽對他一直視若親生。我們小時候家里的物質(zhì)生活并不寬裕,全家收入不僅要維持我們的日常生活,還要供養(yǎng)山東老家的親戚。媽媽對此從沒有過怨言,而是用一顆母親的心包容了表哥,使他在這個家里沒有感覺到和我們有任何的不同。家里有了好吃的,媽媽總是先給表哥留下;過年時買新衣服也要先緊著表哥去買;表哥高考時,媽媽每天都陪著他復(fù)習(xí)到深夜,直到考上大學(xué)又買臥鋪票送他去上大學(xué)。媽媽用那微薄的收入一直將表哥供養(yǎng)到大學(xué)畢業(yè),還為他取妻成了家。姑姑對此感激不盡,提出要將表哥過繼給媽媽,媽媽笑著拒絕了,但是表哥、表嫂有時會情不自禁地喊她一聲“媽媽”。
媽媽從不抱怨生活對她的不公平,總是用積極、樂觀的態(tài)度來笑對人生。奶奶失去了兒子,我們失去了父親,但我們卻從未感到失去了愛。媽媽她從不在奶奶面前流淚,因為媽媽懂得白發(fā)人送黑發(fā)人的蒼涼。媽媽強忍著失去丈夫的悲痛,用堅強的意志和博大的愛心使我們感到依舊的幸福。每逢奶奶過生日,媽媽總是提前為奶奶做好新衣服,訂好蛋糕,到時候還要準(zhǔn)備一桌豐盛可口的飯菜,可我們卻從未見她給自己過過一次生日。奶奶90歲的那一年,不慎摔傷癱瘓在床,媽媽始終在病榻前細(xì)心照料,為奶奶端屎端尿、擦洗身體。奶奶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年,身上卻沒有出現(xiàn)一處褥瘡,周圍的鄰居竟然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奶奶就是媽媽的婆婆,都以為媽媽是奶奶的親閨女。奶奶在媽媽的精心照料下,一直活到94歲的高齡。
媽媽如今年事已高,由于長年的勞累,患有多種疾病,但她從來不向組織伸手,也從不愿意給我們添麻煩。有了病總是默默忍受,實在抗不過去才上醫(yī)院,我總是事后才知道媽媽生病,心疼地責(zé)備她應(yīng)該早點告訴我,可媽媽總是笑著說:“你們工作忙,別耽誤了公家的事”,她崇高的思想境界,給了我莫大的教育。
媽媽對人總是只求付出不圖回報。前一段時間,我碰到了媽媽的一位熟人,他向我提起了他剛參加工作時媽媽對他的幫助。我回家問起媽媽時,媽媽竟然說她記不得了,并告訴我說,能幫助別人是她最大的快樂和幸福。這就是我可敬可愛的媽媽,一個充滿愛心、熱心和善良之心的媽媽。
如今,我在生活中也扮演著女兒、兒媳、妻子和母親的多重角色,媽媽身上的可貴品質(zhì)深深地影響著我,教育著我,我愿承借媽媽身上所散發(fā)出那“鏗鏘玫瑰”的芬芳,做一個平凡而又勤勞的女性,為社會、為企業(yè)、為家庭奉獻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