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塞北的寒冬在幾日前一場初雪的降臨下如約而至,漫漫冬夜的深夜里沒有絲毫睡意,翻開手機網易新聞,一篇《盧新寧:在這個懷疑的時代,我們依然需要信仰》使我深深的陷入沉思。
這是來自北大畢業(yè)的盧新寧,回到母校在2012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(yè)典禮上至于即將踏上社會的學弟、學妹的演講稿,稿件里其中一段這樣寫到:“我唯一的害怕,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——不相信規(guī)則能戰(zhàn)勝潛規(guī)則,不相信學場有別于官場,不相信學術不等于權術,不相信風骨遠勝于媚骨。你們或許不相信了,因為追求級別的越來越多,追求真理的越來越少;講待遇的越來越多,講理想的越來越少;大官越來越多,大師越來越少”。好真實的現狀分析,使我不由得想起幾日前在黃陵培訓完回來的路上,在大巴車里剛分配到我們單位的幾個大學生圍在我身邊期盼的“你一言,我一語”咨詢著我們單位的情況,我剛準備給他們介紹一下公司的體制、發(fā)展方向,以及非煤板塊業(yè)務的拓展,即將榆神四期帶給我們的機遇與挑戰(zhàn);但是四個大學生似乎商量后的統一,唯一關心的是他們剛進來的待遇;我微微一笑反問了一句,那么你們先回答我一個問題,你們現在能給公司帶來什么?其實這件事情的闡述,并非否定我們這幾個大學生,只是覺得盧新寧演講稿里面的“害怕”,以及對現在社會現狀的分析值得我們深思。
追憶 2017年6月份我來到小保當供應站的時候,似乎荒蕪的沙漠上唯一呈現的建筑寥寥無幾,只有救護樓、110變電站。而現在的小保當礦業(yè)公司,一座座現代化建筑拔地而起、四季如青,夜晚燈光輝煌,處處呈現出現代化智能氣息。當然這背后是多少人夜以繼日、一次次技術攻關、科技引領加之工匠精神創(chuàng)新的結果;是在集團及基層領導的帶領下,所有小保當人擁有共同信仰,上下同頻共振的結果。
正如盧新寧所講演講稿的題目一樣我們需要信仰,因為只有擁有信仰的人,才會行之有矩、言之有根。在當今科技爆炸、社會化。我們有父輩們不曾擁有的機遇,但也有父輩們不曾經歷的挑戰(zhàn)。社會問題的凸顯,文學理論無法識別毒奶粉的成分,古典文獻擋不住地溝油的泛濫。當利益成為唯一的價值,很多人把信仰、理想、道德都當成交易的籌碼。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,絕不可以把盧新寧的“懷疑”成為我們時代否定一切、解構一切的“粉碎機”,更不應該因為心灰意冷而隨波逐流。
最后用盧新寧阿姨的一段話與我們共勉:“當許多同齡人都陷于時代的車輪下,那些能幸免的人,不僅因為堅強,更因為信仰。不用害怕圓滑的人說你不夠成熟,不用在意聰明的人說你不夠明智,不要照原樣接受別人推薦給你的生活,選擇堅守、選擇理想,選擇傾聽內心的呼喚,才能擁有最飽滿的人生”。